平台资质

装修设计

原江陵厂旧址将变身洋炮局1862文创园 装修文艺范儿
11-03 08:44

“洋炮局1862”将开发文化、旅游、商业等,还将建设兵工主题的博物馆,老照片将作为历史墙的重要元素。“洋炮局1862”文创园力争年底开街你可在这里吃饭、喝咖啡,参加文化沙龙、逛博物馆等。昨日,重庆装修网了解到,原江陵厂的老职工们带来当年珍贵的老照片,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

重庆文创园

老照片讲述人:张安秀,70岁,原江陵厂职工医院护士

“老职工常回来聚聚,像一家人一样”

“这两张照片,就是在原江陵厂职工医院拍的。”70岁的张安秀,拿着照片回忆起当时的情形。

这两张黑白照片有些泛黄,几个年轻女子站在一起,张安秀看了好久才分辨出哪个是自己,“拍的时间太久了,现在眼睛有些花了,差点认不出来。”

张安秀是1966年进的厂,那时她才18岁。最开始,是原江陵厂职工医院的一名卫生员,后来经过努力,成为了护士。

张安秀说,原江陵厂职工医院只有一个两层老式小楼,医院虽小,但还是设置了比较多的科室,不仅有门诊、还有住院部,每天24小时有医护人员值班。

后来,职工医院从两层扩展为三层,都不够了,就在旁边修了红砖房。后来江陵职工医院搬迁,是重庆三博江陵医院的前身。

“虽然退休多年,老职工还是经常回来聚聚,就像一家人一样。”张安秀说。

老照片讲述人:袁思秀,55岁,原江陵厂“大集体”江利厂副厂长

“乒乓台在家门口,周围的人都喜欢来打球”

55岁的袁思秀,是原江陵厂“大集体”江利厂副厂长,年轻时是地道的重庆美女。她的父母就是原江陵厂老职工,因此从小就在厂区长大。

袁思秀有一本老相册,珍藏着很多厂区生活的照片。里面是满满的岁月痕迹,有她最美好的童年,也有她为之奋斗的青春。

她的父亲是江陵厂运输处驾驶员,因此袁思秀对车很有兴趣,很早就学会了开车,那个年代会开车的年轻人不多,会开车的年轻女子更是少。说起这些,袁思秀的脸上满是自豪,“那时还是很‘洋盘’”。

在袁思秀带来的老照片里,有一张是她在打乒乓球,看上去青春飞扬。袁思秀说,那时职工居住区就是几排平房,厂区的乒乓球台正好就在家门口,就常常约上小伙伴去打乒乓,周围的人也喜欢,走很远的路都要来打球。

袁思秀还有一张照片是表演照片,是1982年的原江陵厂春节联欢会。当时19岁的她参演了传统的“车幺妹”。“那时自己就喜欢‘文艺范’,也喜欢拍照,爸爸就买了海鸥120相机,留下了我这些珍贵的瞬间。”袁思秀说。

老照片讲述人:杨应珍,63岁,原江陵厂31车间配料工人

“我是厂里的文艺宣传骨干,爱好影响了一生”

63岁的杨应珍,现在是渝北区龙山艺术团团长。“我是团长,也是主持、编导。”她说,这得感谢在江陵厂的经历,“我曾是厂里的宣传骨干,这样的爱好影响了我一生。”

杨应珍是上世纪70年代进入的原江陵厂,是31车间的一名配料工人。那时的31车间是炮弹箱车间,专门做大木箱。

车间里年轻人多,偶尔在周末时聚会。

因喜欢唱歌跳舞,杨应珍成为了厂里的文艺宣传骨干。在杨应珍珍藏的老照片里,有一张就是表演的剧照,照片中的女演员戴着草帽、脖子上是白毛巾,穿着格子裙,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原江陵厂旧址,杨应珍工作过的31车间还保留着。

分享
收藏
评论
点赞
2023装修行情
装修要花多少钱?
40-70m²
70-110m²
110-150m²
已开启隐私保护 《隐私政策》《用户协议》
获取底价省30%
今日已有152位业主免费获取到报价清单
用户评论 ()
取消
首页 > 装修设计 > 原江陵厂旧址将变身洋炮局1862文创园 装修文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