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处理1基层为混凝土墙:将砼表面凿毛,清理,凹凸表面剔平,油污应清除,孔洞应补平,洒水湿润基层,吸水深度8—10mm。2基层加气砼砌体:将表面粉尘刷净浇水,加气砼块吸水深度10mm为宜。对于缺棱角的加气块可用1:1:6水泥混合砂浆掺20%胶水拌和均匀,分层衬平,每一遍5—7mm,待灰层凝固后,用水湿润。表面水泥砂浆、油污应清除干净。3基层为砖砌体:将墙面上残存的砂浆、污垢、灰尘等清理
墙面玻璃施工工艺流程1、安装工艺顺序:基层处理→立筋→铺钉衬板→墙面玻璃安装。2、基层处理在砌筑墙体或柱子时,要在墙体中埋入木砖,其横向与玻璃宽度相等,竖向与玻璃高度相等,大面积玻璃安装还应在横、竖向每隔500mm埋木砖。墙面要进行抹灰,按照使用部位的不同,要在抹灰面上烫热沥青或贴油毡,也可
墙面玻璃施工工艺流程1、安装工艺顺序: 基层处理→立筋→铺钉衬板→墙面玻璃安装。 2、基层处理 在砌筑墙体或柱子时,要在墙体中埋入木砖,其横向与玻璃宽度相等,竖向与玻璃高度相等,大面积玻璃安装还应在横、竖向每隔500mm埋木砖。墙面要进行抹灰,按照使用部位的不同,要在抹灰面上烫热沥青或贴油毡,也可将油毡夹于木衬板和玻璃之间,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潮气使木衬板变形,防止因潮气而使背漆脱落。 3、立筋 墙筋为40×40或50×50的小木方,以铁钉钉于木砖上。安装小块玻璃多为双向立筋,安装大片玻璃可以单向立筋,横、竖墙筋的位置与木砖一致。要求立筋横平竖直,以便于衬板和玻璃的固定。因此,立筋时也要挂水平垂直线,安装前要检查防潮层是否做好,立筋钉好后要用长靠尺检查平整度。 4、铺钉衬板 衬板为15mm厚木板或5mm厚胶合板,用小铁钉与墙筋钉接,钉头没入板内。衬板的尺寸可以大于立筋间距尺寸,这样可以减少剪裁工序,提高施工速度。要求衬板表面无翘曲、起皮现象,且表面平整、清洁,板与板之间缝隙应在立筋处。 5、玻璃安装固定 玻璃安装的施工,包括:①玻璃切割;②玻璃钻孔;③玻璃固定。玻璃安装时,其固定方式通常有螺钉固定、嵌钉固定、粘结固定、托压固定和粘结支托固定五种方式。 ①螺钉固定:开口螺丝固定方式,适用于约1m2以下的玻璃。墙面为混凝土基底时,预先插入木砖、埋入锚塞,或在木砖、锚塞上再设置木墙筋。再用Φ3~Φ5平头或圆头螺钉,透过玻璃上的钻孔钉在墙筋上,对玻璃起固定作用。 ②嵌钉固定:嵌钉固定是把嵌钉钉在墙筋上,将玻璃的四个角压紧的固定方法。 ③粘结固定:粘结固定是将玻璃用环氧树脂、玻璃胶粘结于木衬板上的固定方法,适用于1m2以下的玻璃。在柱子上进行玻璃装饰施工时,多用此法,比较简便。 ④托压固定:托压固定主要靠压条压和边框托将玻璃托压在墙上。压条和边框有木材、塑料和金属型材(如有专门用于玻璃安装的铝合金型材)。也可用支托五金件的方法,可以适用约2m2的玻璃。玻璃上下开孔,因为是用五金件支托重量,所以是最安全的方法。 ⑤粘结支托固定:另外,对于较大面积的单块玻璃以托压做法为主,也可结合粘结方法固定。玻璃本身质量荷载主要落在下部边框或砌体上,其它边框起防止玻璃外倾和装饰作用。对于连续砌墙式拼装和顶棚玻璃粘结时,也应使用粘结支托五金件的方式,这种方法适用于墙面,3m2;用于顶棚,60cm2以下。在确认基底的平滑度、强度、干燥程度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装上五金件,基层上涂玻璃胶粘剂和垫块(木材或橡胶块),把玻璃压紧。在调整好五金件以后,缝中填密封材。
墙面玻璃施工工艺流程1、安装工艺顺序:基层处理→立筋→铺钉衬板→墙面玻璃安装。2、基层处理在砌筑墙体或柱子时,要在墙体中埋入木砖,其横向与玻璃宽度相等,竖向与玻璃高度相等,大面积玻璃安装还应在横、竖向每隔500mm埋木砖。墙面要进行抹灰,按照使用部位的不同,要在抹灰面上烫热沥青或贴油毡,也可
基层处理一般是需要将原有的墙面处理干净,基层处理是否干净是整个墙面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不同的材料的基层应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处理后的基层墙面应该达到平整、干燥、无油污、无浮尘等要求。其中,如果墙面有裂缝或凹凸不平的显现,需要用石膏来填平,其中凹凸差不应该超过0.5公分为佳。保证墙体完全干透是最基本的条件,一般应放置在10天以上,无论是用哪一种墙面漆,墙面必须平整,最少应该满足挂两遍腻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