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暖气片安装要求有以下原则:1、宜低不宜高原则根据空气原理热气上升冷气下沉,暖气片越高造成的热量损失就越大,由于热量都是从暖气片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在选择位置时,既要考虑对流问题,又要考虑加热冷空气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暖气片都应该安装在窗台下面,因为暖气片接近地面,既能使室内的空气发生对流,保持室温的均衡,又能使从窗户缝里钻进来的空气加热,起到防冷的作用。2、窗户下优先原则暖气片置于窗下一
一、暖气片安装要求有以下原则:1、宜低不宜高原则根据空气原理热气上升冷气下沉,暖气片越高造成的热量损失就越大,由于热量都是从暖气片上散发出来的,所以在选择位置时,既要考虑对流问题,又要考虑加热冷空气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暖气片都应该安装在窗台下面,因为暖气片接近地面,既能使室内的空气发生对流,保持室温的均衡,又能使从窗户缝里钻进来的空气加热,起到防冷的作用。2、窗户下优先原则暖气片置于窗下一
1、选择路由要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便于维护施工,尽量沿靠公路,但要避开公路拓宽、建设规划地段,一般要在公路边50米以外或更远处选择路由。2、尽量远离通信光电缆路由,做到不交叉或少交叉。平行路由一般在30米以远。交越点要标注清楚。3、要尽量避开村庄,要充分考虑宅基地扩建。4、光缆过大江大河应尽量考虑走永久性桥梁。
1.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一般适用铠装电缆 2.挖掘的沟底必须时松软的土层,没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否则,应铺以 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电缆周围的泥土不应含有腐蚀电缆金属包皮的物质(酸碱液体、石灰、炉渣、腐植质和有害物渣滓等),否则,应予以清除和换土。埋深不应小于0.7m(在严寒地区,电缆应敷设在冰冻层以下)。 3.电缆敷设完毕,上面应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细砂,然后盖上混凝土保护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直径两侧以外各50mm。在一般情况下,也可用砖代替混凝土保护板。 4.电缆中间接头盒外面应有生铁或混凝土保护盒。若周围介质对电缆有腐蚀作用,或地下经常有水并在冬季可能冰冻,在保护盒内应柱满沥青。 5.电缆接头下面必须垫以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应伸出保护盒两端约 0mm。电缆自土沟引进隧道、入孔和建筑物时,应穿在管中、管口应予以堵塞,以防漏水。 6.电缆相互交叉,与非热力管道和沟道交叉,以及穿越公路和墙壁时,都应穿在保护管中。保护管长度应超出交叉点前后1m,交叉净距不得小于250mm,保护管内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电缆与建筑物平行距离应大于0.6m,与电感应保持0.6m距离,与排水明沟距离应大于1m,与热力管道平行距离为2m(非热力管道为1m),与树木的距离为1.5m。8.无铠装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时,高度1.8m及以下部分,应采用金属管或保护罩保护,以防机械力损伤(电气专用间除外)。 9.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两端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10.在电缆通过的无永久性建筑物的地点,应埋设标桩,接头与转弯处也应埋设电缆标桩。
直埋光缆敷设步骤:(1)光缆沟的开挖及要求:光缆直埋敷设时,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耕地、排水沟和其他地面设施、鼠害、冻土层深度等。因此,直埋光缆一般要比管道光缆埋得深。只有达到足够的深度以后,才能防止各种外来的机械损伤。此外,在达到一定深度后地温较稳定,减少了温度变化对光缆性能和光纤传输特性的影响,减小了鼠害,从而保证了光缆线路的安全性和通信传输质量。(2)光缆沟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原邮电部规定:一般情况下光缆沟的深度为1.2m,上宽为60cm,底为30cm。当同沟敷设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光缆时,每增加一条光缆,沟宽增加10cm。(3)光缆沟的沟底应平整、无坎。在石质、半石质沟底应垫10cm细土或砂土,以免伤害光缆。(4)光缆沟应平直,与中心线的偏移不得超过10cm,拐弯处的光缆沟,应符合光缆最小曲率半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