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界破坏因素的不同,把变形缝分三种,即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1)、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
变形缝包括温度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1)变形缝的设置①伸缩缝设置部位: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②沉降缝设置部位: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物的转角处;建筑物高度或荷载差异较大处;结构类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地基土层有不均匀沉降处;不同时间内修建的房屋各连接部位。设置要求:其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一般为20~30mm,在软弱地基上五层以上的建筑其缝宽应适当增加。沉降缝处的上部结构和基础必须完全断开。变形缝的处理③防震缝设置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
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1.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上述所有缝均应与结构相应的缝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缝的宽度不宜小于20mm。2.底层地面的变形缝,应按伸缝、缩缝与沉降缝分别设置。(1)室外地面工程采用水泥混凝土垫层时,应设置伸缝,其间距一般为30m。伸缝宽度为20~30mm,上下贯通。缝内填嵌沥青类材料。(2)室内、外地面工程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均应设置纵向和横向缩缝。缩缝的布置是按混凝土施工方向而定。(3)缩缝的构造形式和间距与水泥混凝土垫层的使用条件和施工环境温度有关,水泥混凝土垫层缩缝的技术要求。3.整体面层的变形缝在施工时,应先在变形缝位置安放与缝宽相同的木板条,木板条应刨光后涂沥青煤焦油,待面层施工达到一定强度后,将木板条取出。4.变形缝内清理干净后,一般填以柔性密封材料。可先用沥青麻丝填实,再以沥青胶结料填嵌,或用钢板、硬聚氯乙烯塑料板、铝合金板等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1.伸缩缝;;即温度缝,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温变化而产生裂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分成若干段。由于基础埋在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故不考虑其伸缩变形。伸缩缝的宽度为20mm~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间距在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2.沉降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
1、在变形缝的两侧设双墙或双柱 —— 做法较为简单,但易使缝两边的结构基础产生偏心(用于伸缩缝时因基础可不断开,所以可无此问题 )2、在变形缝的两侧用水平构件悬臂向变形缝的方向挑出 —— 基础部分容易脱开距离,设缝较方便,特别适用于沉降缝3、用一段简支的水平构件做过渡处理 —— 多用于连接两个建筑物的架空走道等,但在抗震设防地区需谨慎使用1、加强基础处理2、加强结构易变形处的刚度3、做后浇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