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 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 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 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 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 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 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 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 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 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 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 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 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 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 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 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 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同样在7度设防地区,高度不大于24m,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和其它几个因素也都有关,一旦确立了工程建设地点。抗震等级不仅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大于24m,也就确定了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是唯一的。抗震等级:体现了具体的建筑物在不同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同烈度,而与结构型式等等其它因素无关。以框架结构为例,则为二级;大跨度框架无论高度如何均为二级:指的是一个地区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即《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峰值加速度所对应的烈度、结构型式和房屋高度条件下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抗震烈度是指发生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图纸上说的“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指设计时按多大的地震破坏力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抗震等级是指不同重要性等级的建筑物对地震作用的设防水平,不仅与抗震烈度有关,还与建筑物的重要性有关。同样是6度设防烈度地区,30层的建筑肯定就比一个三层的建筑的抗震等级要高。结构施工图上应该有抗震等级的描述,你仔细看一下结构设计总说明,因为施工中很多措施与设计抗震等级有关,例如钢筋锚固方式、构造做法等等。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术语 抗震设防烈度 按*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术语 抗震设防标准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抗震等级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从上术表述可知“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没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