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起到充、放电作用,R1起限流作用,当电源接通时电流通过喇叭向C1充电,这时C1的电压很快上升.当C1的电压上升至ⅤT2的工作电压时(一般0.7Ⅴ),ⅤT2得电导通电压加至VT1基极,VT1也得电导通,电压又从VT1的集电极加至喇叭,喇叭得电工作发出嘟声.喇叭得电工作的同时电压也加到了C1上,使C1进速放电,这时C1的电压进速下降,当电压降至VT2绝止电压时(低干0.7),VT2停止工作,VT1也跟着停止工作,喇叭因此失压也不再发声.电路完成了一次充放电周期.周期完成后电路又进入第二次充放电周期.C1又回到原来继续充电,电压升至VT2导通电压时,VT2得电工作,VT也得电工作…….每一周期喇叭只发出一声 嘟 声.当周期不断也循环喇叭就发出 嘟 嘟 嘟……声了.这就是频率.改变R1的阻值可改变频率(也就是改变喇叭 嘟 嘟声的间隔时间).
晶体管V2、电位器KP和电容C2组成控制电路,V1、V3、R2、C1组成互补式振荡器。当开关S合上接通电源后,电源经C2、V2的BE结和扬声器BL对C2充电,较大的瞬间充电电流使V2饱和导通,箝制住V3的集电极电位;C2充电结束后,电源经KP给V2提供基极电流以维持V2的临界饱和状态,使振荡器不工作。当外界声波振动扬声器纸盆时,扬声器两端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加在V2的发射极,使V2退出临界饱和区而进入放大区,V2的集---射极间压降增大,从而使振荡器振荡,BL发出音频叫声。解除叫声可断开S再合上。VI选用3DG6,3DG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