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手房贷款费用:按揭购买二手房,比正常全款购买二手房,需要额外承担千分之五的评估费,其他税费与全款购买的费用是相同的,根据多种因素,具体税费明细如下(除双方另有约定外,营业税及个人所得税由卖方承担) :一、契税:1、首次购房90平方以下的房产按照1%缴纳;2、首次购房90平方以上(含90平)144平方以下的房产按照1.5%缴纳;3、以下情况按照3%缴纳:(1)144(含144平)平方以上 ;(2)不是首次购房 ;(3)车库 ;(4)非普通住宅二、营业税:(一般由卖方缴纳,双方另有约定除外)1、房产证满2年,144平方以下的普通住宅房产免征营业税2、房产证不满2年,按照5.5%缴纳营业税;3、房屋面积超过144平方,房产证满2年的按照差额缴纳,计算公式为:(上次购买价格—现在*价格)*税率5.5%
三、个人所得税:(一般由卖方缴纳,双方另有约定除外)1、房产证满五年,并且是卖方夫*名下唯一一套房产免征个人所得税2、卖方夫*名下唯一房产或房产证未满5年,按照1%缴纳四、其他费用相对较少:交易费:6元/平方*房屋平方数 工本费: 一个*80元;二个*90 评估费:评估总额的千分之五(银行贷款评估)抵押工本费:100元购房证明:20元一份 一般需开3份五、公证收费标准: 公证委托300元
贷款相关费用:(一)贷款相关费用:A、服务费:贷款额×2%(最低1000元);B、评估费:评估价×5‰(最低收费400元);C、公证费:贷款额×1‰;D、抵押登记费:80元;E、保险费:(贷款本息和与房价之比)的最低值×0.5‰×系数(贷款年限+1)。 (二)交易费用: A、契税:成交价格(市场价格)×1%(房屋单价≥3000元/平方米的为1.5%);B、住房所有权登记费:80元;C、印花税:按合同记载金额的0.5‰计税;房屋权属*每本5元;D、住房转让手续费:建筑面积×6元/平方米;E、土地出让金:成交价格(市场价格)×1%;土地权属*每本5元。希望帮到你!
您好,一宗正常的二手房交易所需要缴交的费用,主要包括三部份:地产中介代理佣金、按揭费用和交易税费。 一、地产中介代理佣金 是*双方支付给地产中介公司的服务报酬,由三方在之前签订的合同中明确约定,在交易成功之后支付。不同中介公司可能执行不同的标准。但物价部门规定,*双方分别支会的佣金都不能超过成交价的3%。 二、按揭费用 涉及按揭或转按揭时,需要支付按揭公司、评估公司及银行等相关机构的服务费用。按揭费用主要包括: 1.房屋查案费:每证90元,由房管局收取; 2.房屋评估费:评估价×0.5%,由评估公司收取。如果不需要出评估报告,则只收取300元的初评费; 3.按揭代理费:按揭公司直接收到的服务费用,标准是贷款额×(1%~ 1.5%);不同按揭公司执行的标准有差异,较为普遍的是贷款额的1%或1.2%; 4.贷款保险费:贷款额×1.2×0.1%×贷款年限,保险公司收取,二手房按揭贷款的最高年限是20年; 5.贷款合同公证费:每宗300元; 6.转按揭合同协议公证费:每宗300元; 7.交易委托公证费:每宗200元; 8.银行公积金*费:每宗500元,由相应银行收取; 9.他项权利登记费:每证250元(番禺每证500元),由房管局收取; 10.贷款印花税:贷款额×0.005%,由银行收取。 其中,银行公积金*费大部分银行都不收取。另外,办理转按揭时,个别银行还将收取转按揭费,每宗500元至1000元不等。 三、交易税费 交易税费由房管局直接收取,*双方按规定各自交付相应税费。 二手交易税费主要包括: 1.交易契税:评估价×1.5%;(买方) 2.交易印花税:评估价×0.05%;(双方) 3.交易管理费:住宅类物业3元/㎡,商用物业6元/㎡;(双方) 4.交易登记费:每宗60元/人,按房产证上登记业主的人数计算;(买方) 5.测绘晒图费:每宗50元/人,按房产证上登记业主的人数计算;(买方) 6.产权证印花税:每本5元。(买方) 如果是单位购买或者交易物业为非住宅类,交易契税标准为评估价×3%。 如果交易物业是房改房,卖放还需要交个人所得税:成交价×1.3%,补地价:成交价×1%,补交公摊面积差价:套内面积×10.98%×评估价×10%。商品房二手交易卖方补地价的标准60~120元/㎡。 目前,二手市场中的确存在不规范收费的现象。主要是一些不规划的中介机构利用*双方不了解收费标准的情况,巧立名目或加价收费。 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用一些笼统的、模糊的概念额外收费。如以交易杂费、按揭费等名称出现的非正常收费项目。 另一个主要表现是,有些费用并不是所有银行或相关机构都收取的,而中介并不如实告知这些情况,即使银行或相关机构不收取,他们也照收不误。如以上提到的银行公积*费、转按揭费等,都只有个别银行在收取。 其次,有的中介会在有些收费项目上乱加价。比如,涂销收费是每宗90元,而有的中介机构收200元。 作为普遍的交易双方,为避免这方面的损失,应选择有资质的正规中介、特别是有品牌的大型中介机构。同时,平时也应多储备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