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资质

国家保障房

国家保障房
12-25
国家保障房建设现状是什么
一、保障性住房现状  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已初步形成针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住房和针对“夹心层”及外来人才、务工人员的公共租赁住房三种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思路。  (一)保障房建设力度虽逐年加大,但矛盾依旧突出  1.廉租房建设方面。2005年以来廉租房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累计享受廉租房的家庭数从2005年的32.9万户提高到2009年超300万户。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国新开工和筹集到的廉租房185万套。其中新开工158.4万套,各种方式筹集26.6万套。享受租赁补贴户数达到292万户。  2.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方面。2000年,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达到相对高峰后,近十年来进展缓慢,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1998 年到2009 年,占比从10.9%降至3.1%。二是开、竣工面积占比逐年下降,开工面积从2000年的22%减少到2008年的6.7%;竣工面积从2000年的26%下降到2009年的6%。三是经济适用住房销售面积由2000 年的23%下降到2009 年的4%。  3.中央财政资金投入逐步加大。2008年为181.9亿元,2009年为550.56亿元,2010年达到992.58亿元。4.公共租赁房稳步推进。2010年6月,国家七部委联合颁发《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公共租赁房建设的大幕,并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迅速发展。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执行情况从2007 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以来,国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纷纷出台。1. 2009-2011年经济适用住房每年新增130万套。2. 2009-2011年解决750万户廉租房家庭。具体为:2009年解决260万户;2010年解决245万户;2011年解决204万户。3. 2012年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低收入  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4.2010年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632亿元,计划安排住房保障总支出993亿元。同时,廉租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补贴标准也有较大幅度提高。5.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1880万套 。其中,2010年完成580万套,2011年680万套,2012年620万。  (三)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1.2010年国家提出要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合计580万套的工作任务。2010年前三季度保障房开工任务完成90%,尚未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要求。  2.全国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未能按时公布。根据国十条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包括各类棚户区建设、政策性住房建设),并在2010年7月底前向全社会公布。但事实上并未完全到位。3.中央财政资金已全部到位,地方配套资金进展不平衡、滞后。截至2010年8月底,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资4700亿元,占全年计划的60%;中央财政692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已经全部下达,地方配套资金尚未完全到位。(四)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量情况  保障性住房现状分析统计显示,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约18.5万公顷,同比增幅较大。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原因分析  (一)部分地方政府认识上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过度依赖商品房市场,忽视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开发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统计显示,2009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3713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1%,商品房销售额43995 亿元,同比增长75.5%,均创下历史新高,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各项指标均创下四年来的最低点。尤其是土地出让收入,普遍占据地方财政收入30%以上,与保障性住房用地大多是采取划拨和协议的出让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然,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很难被政府所接受。  (二)保障性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上的缺陷  供给严重不足是我国保障性住房最突出的问题。由于保障性住房体系缺乏法律保障,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不重视保障性土地的储备和供应,导致保障性住房实际用地完成率普遍偏低。在土地供应结构上也不尽合理,地方政府均把商品房用地作为主要供给对象,在土地总量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受到挤压的只能是保障性住房。  (三)建设资金缺乏或筹集不到位  这类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未按要求比例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二是套取、挪用廉租房保障资金。按规定,应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但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22个城市未达到上述要求。2007年至2009年,上述城市共计少提取146.23亿元。此外,有些城市将廉租房保障资金用于回购经济适用住房和其他经费支出,或利用虚假申报材料套取新建廉租房中央预算内的投资补助资金。
请问,国家保障房建设房价问题怎样解决
(1)房价过快上涨,房企利润过高,容易刺激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房地产投资的冲动,不利于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房价过快上涨,房企利润过高,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实现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房价过快上涨,房企利润过高,不利于社会加大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投入,实现经济发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房价过快上涨,房企利润过高,不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看:企业的利润是商品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企业只有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限利令”违背了价值规律,不利于鼓励企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不利于鼓励企业生产价廉物美、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从《政治生活》知识角度看:政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三项措施(3)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有利于增加市场供应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财政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等作用。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有利于解决我国房价上涨过快、居民住房难的问题。但是,财政支持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过大,会影响经济建设、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增加财政负担,不利于提高国家宏观调控能力。
国家保障房建设现状是什么?需要关注哪些点
(一)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及棚户区改造问题。一是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和实施城市棚户区(危旧房、筒子楼)改造等方式,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二是加快实施国有林区、垦区、中西部地区中央下放地方煤矿的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民房搬迁维修改造工程,解决棚户区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三是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给。(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中央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支持力度,对中西部地区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三)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建设的试点。为拓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益,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本地区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等住房建设。十一五时期“十一五”期间,中国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五年间,中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到2010年底,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已达7%到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3平方米。十二五时期从2011年起,中国将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跑”阶段。保障形式继续以包括廉租房在内的公共租赁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在内的政策性产权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实物住房保障为主,同时结合租金补贴。未来五年,中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大约是过去10年建设规模的两倍;同时,每年还将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以上。2011年中国就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比上年增长70%以上,创历年之最。2011年10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透露,2011年的1000万套保障房可以在11月底前实现全部开工。通过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十二五”末,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国家保障房建设房价问题如何解决?
(1)房价过快上涨,房企利润过高,容易刺激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房地产投资的冲动,不利于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房价过快上涨,房企利润过高,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实现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房价过快上涨,房企利润过高,不利于社会加大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投入,实现经济发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房价过快上涨,房企利润过高,不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从《经济生活》知识角度看:企业的利润是商品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额,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企业只有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限利令”违背了价值规律,不利于鼓励企业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不利于鼓励企业生产价廉物美、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从《政治生活》知识角度看:*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三项措施(3)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有利于增加市场供应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财政改善*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等作用。进一步增加财政支出,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有利于解决我国房价上涨过快、居民住房难的问题。但是,财政支持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过大,会影响经济建设、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增加财政负担,不利于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国家保障房建设现状是什么?需要关注哪些点
我国针对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的比较迟,但近年来发展较快,住房保障呈多样化局面。根据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实践,目前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或称“两限房”)四种主要类型。我国政府直接供给住房只能限制在最低收入家庭范围中,这是根据我国中低收入家庭众多、人地矛盾尖锐、收入差距过大和征信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国情决定的。对于众多的中等收入家庭,政府及时通过调控市场来
安徽提前完成国家下达保障房实物建设目标?
截至10月,安徽省共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实施棚户区改造住房39.8万套,已完成国家下达该省全年实物目标任务的100.7%,提前完成国家下达安徽省的保障房实物建设目标。
国家保障房建设出台了哪些新政策保障房政策有哪些内容?需要关注哪些点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一般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这种类型的住房有别于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商品房。中国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随着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即将收官,北京、上海等地于2011年12月密集出台保障房管理新政,瞄准保障房资格造假、骗购骗租分配乱象重拳出击。2013年12月2日,北京市政府表示2014年竣工10万套保障房。[1]2015年,两部委:市、县可收购商品房用于保障性住房
国家为什么可以通过保障房建设调控商品房价格?
供求关系,如果人们对房子的需求大于房子的供给,那么房价就会上涨,放过来就会下跌。而国家建设保障房使得居民对商品房的需求减少,从而房产商不得不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
为什么河津保障房工程还未开工啊?年底国家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难道河津没任务吗?
说明地方**没有钱。你以为钱是国家出!
现在国家大力投资建设公租房等社会保障房,不知道将来房价走势如何,
保障房只能算九牛一毛,根本解决不了正真的问题,况且,随着物价的上涨,房价肯定会涨,房价的下调只是暂时的。
本地装修报价
装修要花多少钱?
40-70m²
70-110m²
110-150m²
已开启隐私保护
获取底价省30%

首页 > 装修问答 > 国家保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