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如下: 1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4.2.2—1、表4.2.2—2、表4.2.2—3、表4.2.2—4、表4.2.2—5以及表4.2.2—6的规定,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当建筑所处城市属于温和地区时,应判断该城市的气象条件与表4.2.1中的哪个城市最接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那个城市所属气候分区的规定。当本条文的规定不能满足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3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 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4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5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称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采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时,作为计算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用的虚拟建筑,称为参照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值。《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 01-621-2005》(北京市地方标准)第3.1.4条条文说明如下: 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素有关。在建筑物的采暖耗热量中,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占有很大比例,建筑物的体形系数越大,即发生向外传热的围护结构面积越大。因此,在考虑采暖能耗因素时,应在满足建筑诸多功能因素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建筑体形的凹凸或错落,降低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甲类建筑的体量规模较大,其体形系数一般均小于0.40,而且围护结构对能耗的影响较小,因此对甲类建筑的体形系数不作严格规定。乙类建筑的体形系数对能耗的影响较大,但本标准对乙类建筑传热系数的规定已经很严格,而且增加了对体形系数较大时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制的规定,可以免去权衡判断,简化计算。因此不对体形系数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 以往很怕建筑的体形系数超标,而规模小的工程很难控制体形系数,做权衡判断实在麻烦,很多同行在报施工图审查时,权衡判断计算书都模模糊糊,甚至打马虎眼。虽然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但权衡判断确实不好*作。现在可以直接按照传热系数限值来选择节能构造做法,简单明了,方便*作,容易控制。相信这种做法会逐渐推广到全国范围。 一项政策,越容易执行就越容易落实,把复杂变成简单是一种贡献。
防雷规范要求在超过三十米以上,必需每隔一层作接地处理。高层住宅外墙防雷窗接地是防止高层的建筑受到侧击雷而影响到建筑及人员的安全。接地是要求外露的金属作安全的接地。
防雷规范要求在超过三十米以上,必需每隔一层作接地处理。高层住宅外墙防雷窗接地是防止高层的建筑受到侧击雷而影响到建筑及人员的安全。接地是要求外露的金属作安全的接地。
要进行室内照明设计,首选就要遵循《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等相关的照明设计标准,然后才是尽量的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建筑装饰效果。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优美的灯饰,将现代照明技术与装饰艺术完美巧妙地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环境艺术和气氛来处理,充分表述建筑师的建筑艺术和创作意图。